实盘配资开户平台_炒股杠杆平台_配资平台排行榜-配股融资 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出炉,太平镇获评“优秀”等次 特色产业奏响乡村“共富曲”
你的位置:实盘配资开户平台_炒股杠杆平台_配资平台排行榜 > 配资平台排行榜 > 配股融资 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出炉,太平镇获评“优秀”等次 特色产业奏响乡村“共富曲”
配股融资 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出炉,太平镇获评“优秀”等次 特色产业奏响乡村“共富曲”
发布日期:2024-08-17 15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  近日,云浮市推进镇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《关于2023年度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》配股融资,公布2023年度镇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结果,新兴县太平镇总成绩位居全市专业镇前列,获评“优秀”等次。

  去年以来,太平镇紧扣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、市委“365”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“135”发展战略、“138”工作部署,锚定县委赋予太平镇建设“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”的目标定位,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一体推进镇域经济、园区经济、资源经济,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、差异化发展的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。

  立足特色

  发展优势产业

  找准特色优势,精耕细作一片茶叶、一颗青梅、一个火龙果、一簇梅林,形成了“百亩果园、千亩茶园、万亩梅园、万千田园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太平镇通过牵住土地流转“牛鼻子”,用好龙头带动“好法子”,促进了农业就近就地产业化,带动县镇超万人就业增收。

  去年以来,太平镇党委、政府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紧密协作,引入资金3000万元,流转土地200亩,打造了云浮市首个高效设施蓝莓项目,为村集体每年增收8万元、村小组增收20万元,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。2023年,蓝莓基地一期项目喜获丰收,并成功举办第一届蓝莓丰收节,让镇村群众在本地第一次实现“蓝莓自由”,“小蓝莓”成为富民兴村“大产业”。

  与此同时,持续擦亮“青梅之乡”“茶叶基地”招牌,把茶产业作为纵深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壮大乡村经济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。通过构建“政府+企业+产业园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体系,吸纳社会资金,整合各方资源,全面推动茶产业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生态化、品牌化,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目前,太平镇已发展绿色有机茶园面积超7000亩,年产干茶超15万斤,茶叶生产规模在云浮市排第一;全镇青梅种植面积超2万亩,凉果年加工量约5万吨,占云浮市总产量的六成以上。

  引进项目

  积蓄发展动能

  以镇域一隅助推县域发展,实现县镇“双轮驱动”。太平镇始终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坚定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、抓好项目的信心和决心,镇党委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包抓,各工作专班协调联动,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,服务项目发展,全镇上下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、奋勇争先,澎湃高质量发展热潮。

  同时,太平镇积极抓好招商引资,优化招商服务,强化“镇企合作”,主要领导带头招商,加速把资源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,推动项目快上、快建、快成。与新兴县凉果行业商会签订了《新兴县“会镇帮扶”行动会镇结对共建框架协议书》,与佛山市建设发展集团等优质企业商谈合作项目,成功引入投资6亿元的新兴风电场升级改造项目、投资1.2亿元的禅域小镇中医康养项目、投资6000万元的西水石林桃花乐园项目、投资3000万元的悦塘高效养殖项目、投资2500万元的象窝山生态园观光索道项目,镇域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。

  进入太平镇,一条“红色”为韵、“绿色”为底,“红绿”相衬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从下沙村一直绵延至象窝山生态园景区。沿示范带望去,凤凰湿地公园、蕉山红陵、象窝山生态园等景点应接不暇,沿线一带的蓝莓、火龙果、丝苗米、茶叶、凉果等特产更是令人唇齿留香、回味无穷。

  聚焦“百千万工程”,太平镇久久为功、持续发力,以做好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和环境整治为抓手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提质建设。一个更加宜居、更加宜业、更加宜游的“富美太平”已见雏形,持续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和乡村经济蓬勃发展。

  优化服务

  让企业轻装上阵

  太平镇始终牢固树立“抓经济发展就要抓财政”的鲜明导向,积极培育优质税源,扩展有效投资,服务企业发展,以“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”的力度打通政企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“硬举措”优化营商“软环境”,让营商“软环境”切实转变为经济发展“硬实力”。

  实行“领导挂点”“首问负责”等制度,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“一对一”专班对接,把助企纾困摆在突出位置,全面梳理问题清单,第一时间解决迫切问题,让企业轻装上阵。积极举办金融支持“百千万工程”融资对接会及授信活动,2023年授信额达1.15亿元。

  同时,积极整合服务大厅6个综合窗口,落实“容缺受理、告知承诺”机制,实现一窗办理、高效快办。2023年,通过镇、村级“粤智助”平台为群众、企业办理业务16340项,通过“粤商通”APP和微信小程序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新模式新注册经营主体132户,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提升。2023年,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804万元;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.31亿元;实现税收收入4451万元,同比增长125.14%。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。

  文:梁桂婵太平宣配股融资



相关资讯